危老重建限時多送10%容積率 雙北僅核准50件
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 5年前
 

  上月中旬一場6.1強震,讓北市兩棟屋齡30以上的老華廈傾斜,也震出了住宅安全問題。政府加速危老舊重建,祭出包括將容積率從30%提高到40%的限時獎勵,但截至上月為止,雙北危老重建僅核准50件,民眾並不買單,雙北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認為,改建後分不回原來的室內面積,是阻礙改建的主因,主張把住宅區法定容積提高到300%,「雖然新建築蓋的較高,但建築覆蓋面積上限(建蔽率)遠比老屋小,留下的空地必須綠化及做公共設施,故改建後的生活品質仍將優於現狀。」
 
  胡偉良說,以大台北地區(台北市、新北市)為例,若法定容積率在300%以下,老房子基本上是很難改建成功的,尤其是4、5層的公寓,因為在改建後分不回原來的室內面積,這是阻礙原屋主改建的重要因素。
 
  此外,40%的容積獎勵並非不增加營建成本就可以取得,「假如若想要再往上拿更高的容獎,還必須符合危老的其他額外條件,像是綠建築、耐震或無障礙空間等等,但這勢必會增加營建成本或增加公設比例,若地主們又想多分回但卻不願多付出營建成本,當然是不可能的。」
 
  他舉例,位於台北市廈門街的一棟四層樓公寓,為住三容積225%,原住戶的室內坪數為28坪,改建後可以拿到30%的容積獎勵,換回坪數約32坪,但扣除公設後,室內坪數約只剩下21坪,如果住戶希望室內坪數能和原來一樣,每戶都必須再加買8-9坪,折合台幣約400萬左右,但其中有一些屋主已經退休了,根本拿不出這筆錢,因為不能取得全部屋主的同意,因此改建就破局了。
 
  胡偉良認為「解決之道,就是把住宅區的法定容積提高到300%。」雖然地政、都計學者會以「影響生活品質」反對,但台灣的居住現況是,老房是蓋的滿、空地被違建填滿,與依新法規完成的建築相比,雖然新建築蓋的較高,但建築覆蓋面積上限(建蔽率)遠比老屋小,留下的空地會綠化及做公共設施,改建後的生活品質仍將優於現狀。「新加坡、香港、東京等都會區的高容積率,都說明了『提高容積率會影響生活品質』的理由站不住腳。」

  對此,屋比房屋比價平台創辦人葉國華表示,若將容積率提高到300%,都市計劃將被打亂。他說,雙北申請危老核准件數偏少的原因,可能是「知道的人不多、整合不容易、住戶想拚都更追求更高的容積獎勵」建議政府應再多加強宣導危老條例,拉長時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