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震制震隔震 一次看懂
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 4年前
 

  台灣位處地震帶,建築法規原本就規範了耐震設計,在921地震後,法規又做檢討與補強。依法,建築物規劃設計均須符合一定的耐地震力標準,因此只要是依規範設計,並且真材實料施工的建築,理論上都是具安全性的耐震建築。近年房地產市場延伸出配備制震器與隔震建築,進一步強調價值感。
 
  結構技師邱輝煌表示,全台灣皆適用的建築法規中,對於建築物耐震力的標準為0.24g,指的是建築物可承受地震作用力所產生加速度的數值,相當於可抗五級地震的震度。

  各種建築結構,不論是鋼筋混凝土、鋼構、或是鋼筋鋼骨混凝土,常見的工法主要是透過樑柱強度與數量和剪力牆強固建築物,按法規標準設計施作,其耐震力是相同的。為了增強安全性吸引民眾青睞,有的建案會將標準拉高,若耐震係數0.4g,大約可耐7級地震的強度。
 
  制震建築指的是在建築物的樑柱間加裝制震臂或斜撐等制震器,地震發生時,吸收地震能量,避免主結構遭到破壞。隔震建築,則是在建築物的底部或上層,加裝隔震器或隔震層,直接阻隔和消減地震力,避免建築物受震動與損害。
 
  新北市土城「大同莊園II」專案彭亭穎表示,「如同買車一樣,安全配備依照預算和個人要求不同。」同區內的房價,制震建築可比一般耐震建築略高5~10%。但制震器裝設位置與數量必須達到一定比例,才能生效,不是有裝就有效。隔震裝置可分為合成橡膠、滑動或其他型式,因成本較高多用在高端豪宅或是高樓層的公共建築。
 
  邱輝煌表示,與其比較減震建材何者有用,不如檢視建案是否取得耐震標章,包含建築設計與施工採「特別監造」,更能保障安全品質。「採特別監造的住宅,每坪成本約僅增300元,不致拉高房價,安全相對有保障。」他也提醒,法規對耐震與隔震建築的標準皆有明確定義,唯獨「制震」標準尚待研擬,民眾購屋時,不要淪於銷售術語迷思。​